教育学院2
新闻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正文
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举办“课堂革命·教院行动”初赛
发布时间:2025-05-12 发布者: 浏览次数:

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,为贯彻落实教育学院“课堂革命·教院行动”实施方案要求,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,提升教师教学水平,小学教育系于2025年5月7日在8310教室举办了“课堂革命·教院行动”初赛。本次比赛邀请小学教育系庞钊珺教授、阎涛副教授、裴菁菁副教授担任评委,全系教师参与观摩与研讨。

本次大赛分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、教师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创新、教师教育课程思政、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设计4个赛道。比赛现场,参赛教师们各展风采,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、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,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教学展示。

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赛道,唐叶焓老师的《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与评价》从“汉字文化”角度切入,探讨未来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汉字文化;姜欢老师的《小学数学思维方法训练》以生动的案例和互动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将晦涩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,在循循善诱中指导学生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
教师教育课程课堂教学创新赛道,张潇文老师讲授的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论》打破传统理论教学模式,以“实践体验”为核心,将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;邓晨老师的《普通心理学》以情境化教学的方式,实现多元智能理论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化。

教师教育课程思政赛道,葛薇老师的《中国教育史与中国小学教育史》以黄炎培教育思想为切入点,引导学生感悟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,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传承与发扬教育家精神,将“立德树人”的根本任务贯穿于教学全过程;岳慧娟老师的《数学游戏》立足教育家精神,深度挖掘数学游戏背后的育人价值,让学生在趣味游戏中感悟数学魅力的同时,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,将思政元素如春雨般 “润物细无声” 地融入数学教学,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。

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赛道,闫宁宁老师讲授的《课程与教学论》采用“问题导向”和“任务驱动”教学模式,引导学生进行项目探究式学习,赢得现场阵阵掌声。

评委从课程思政、教学目标、教学环节、教学细节等方面对教师授课情况逐一进行评议。庞钊珺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连接知识与学生的桥梁,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反馈,精准把握教学节奏,不断优化教学过程,教师们应进一步扩充教学资源,引入更多前沿的学术成果、优秀教学案例,丰富课堂内容。同时,要强化课程思政的融入深度,让思政元素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,实现全方位育人。阎涛副教授从赛事准备角度给出建议,各赛道教师要对标学校决赛文件精神,在后续的教学展示中,教学汇报需按要求分环节体现,确保重点突出、逻辑清晰,要注重特色展示,充分挖掘课程亮点,展现个人教学风格,从而在决赛中脱颖而出。裴菁菁副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参赛经验,着重从教学细节方面与参赛教师进行讨论,在教学设计方面,要注意文本的正确性和规范性,确保重点突出;在时间把控方面,需提前进行模拟演练,合理分配各教学环节的时长,要预留出足够时间进行教学总结与升华,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;在作业设计方面,要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。

经评议,小学教育系评选出唐叶焓等7位老师参加教育学院“课堂革命·教院行动”决赛。

最后,小学教育系主任杜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。她从师范认证、课程建设、课堂教学改革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,强调教师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。在师范认证方面,要严格对标标准,不断优化教学过程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;课程建设方面,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整合,打造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优质课程;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需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,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需求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,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。

此次活动为小学教育系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学习平台,有效推动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。小学教育系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,持续深化 “课堂革命”,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,助力更多教师成长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先锋力量。

教育学院师德师风举报方式:
投诉电话:029-85898500    投诉邮箱:xfujyxy@163.com    投诉地址:八号楼二楼综合办一
版权所有 西安翻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