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学院2
实践教学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实践教学 >> 正文
观摩研讨促提升,互学共进强师能——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师生赴小学开展教学观摩教研活动
发布时间:2025-05-12 发布者: 浏览次数:

为贯彻国家教育政策与师范专业认证相关要求,深化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,推进“理论—实践—反思”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,教育学院与西安市高新第九小学等合作单位共建“协同育人课堂观察项目”。2025年4月24日,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主任杜赟、教育与心理教研室主任葛薇、学科课程教学教研室主任唐叶焓,及相关学科教师带领小学教育专业300余名学生深入西安市高新第九小学开展“聚焦课堂教学改革 创新全学科育人模式”教学观摩教研活动,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案例研习体系,双向赋能师生专业成长。

师生们实地观摩了高新九小德育项目化实践成果,切身感受“五育融合”的育人成效,大家深刻认识到 “五育融合” 并非简单的学科叠加,而是在实践中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机统一。

随后,师生们观摩了语文、数学、英语三门学科的示范课。

语文分会场中,授课教师立足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特性,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,为落实学科育人目标提供了有益的范例。《黄帝的传说》中,教师创设“争当故事传讲人”的情境,学生通过AI智能跨时空对话黄帝,在诵读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。《千年梦圆在今朝》一课中,教师通过数据图谱巧妙解构强国密码,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索和国家发展的强烈热情。在《劝告》一课中,学生“争当文明劝导员”,通过角色扮演习得口语交际策略,感悟语言理性沟通之美。口语交际课《父母之爱》中,教师创设“爱的分享会”,学生在倾听与倾诉间训练语言表达,用情感唤醒亲情。

数学分会场中,教师们以“学科育人”为核心,通过培养学生数据思维提升核心素养。《生日》一课中,教师从身边真实的数学问题出发,设计条形统计图,引入人口出生率、国家GDP相关数据,引领小学生在培养数学逻辑的同时关心国家发展进程;《平均数的再认识》一课中,教师通过热门话题和小学生熟悉的活动“我要上六一”,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代表性与灵敏性。许多同学表示,看到教师如何用生活场景导入知识点,让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通俗易懂,这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设计思路。

英语分会场上,授课教师聚焦《Rules in the liabrary(图书馆里的规则)》主题,创设情境让小学生感知日常生活中的规则,树立规则意识,通过小组展示提升小学生的参与度,在英语语言训练中习得文明素养,感悟交流沟通的重要性。

观摩结束后,师生们围绕“核心素养”“学科育人”两大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交流,同学们踊跃发言,结合课堂案例分享跨学科融合教学带来的全科育人新认知,畅谈情境化教学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作用。同时,同学们还就项目式学习协作难题、探究性作业设计等困惑向教师请教,老师们以专业视角与丰富经验进行耐心解答。

本次教学观摩活动立足“学生发展本位”,同学们在教学活动观察中记录教学行为,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反思,实现从“知识接受者”到“课堂研究者”的角色转变;同时,教师团队利用本次活动筛选优质课例,保证后续教学的实践案例积累,以此反哺相关课程内容迭代。此模式既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资源开发能力,又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创新范式,形成“师生共研、教学相长”的赋能闭环。未来,教育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各合作单位的协同育人项目,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

教育学院师德师风举报方式:
投诉电话:029-85898500    投诉邮箱:xfujyxy@163.com    投诉地址:八号楼二楼综合办一
版权所有 西安翻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